1.網絡直播平臺的新型“非法薦股”
真實案例:
某團伙在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質情況下,集合多名并無從業資質的“講師”,通過多個新媒體社交平臺直播互動和發布視頻,以“股票大盤分析”“財經熱點解析”等內容為誘餌,吸引潛在客戶,并以送福利等形式讓用戶加入粉絲團等,篩選出“興趣客戶”引流至其他社交平臺后,再以“售賣薦股課程”“加入內部會員群”等名義,向客戶收取499元至9.8萬元不等的課程費和服務費,非法提供證券市場分析預測、證券個股推薦等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涉案金額2億余元。
防非啟示:請勿輕信他人,避免一夜暴富的心理,獲取證券投資建議請通過證券公司或合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進行,合法證券機構名單可在證監會、證券業協會網站上查詢。
2.股市黑嘴
真實案例:
2021年以來,徐某利用自身財經“大V”的影響力,在微博、直播間等自媒體上大量發布含有“幾千元即可開戶做期權”“多空雙向交易”“高杠桿、高盈利”等誘惑性詞匯的廣告信息,引導粉絲添加助理的QQ號或微信號,并下載“上證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期權APP”開戶交易期權。但該APP并非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合法平臺,而是徐某等人私自搭建的黑平臺,投資者在該平臺上開戶交易,無法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往往損失慘重、血本無歸。經核查,徐某等人搭建黑平臺,利用自身“大V”影響力發布虛假廣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累計誘導350余名投資者交易,涉案金額超3000萬元,已涉嫌構成犯罪并已被提起公訴。
防非啟示:請勿迷信“炒股高手”,消除“天上掉餡餅”的幻想,理性判斷、謹慎投資。
3.非法代客理財:
王某等人借用經過工商登記注冊的公司外衣,通過電話、互聯網、短信等營銷方式,以高額投資回報為誘餌,通過與客戶簽訂《委托理財協議》或《資產管理協議書》的形式,騙取客戶的信任,全權代理客戶買賣股票,并根據協議收取資產管理費和盈利分成收入。案發時,該公司代為操盤的資金規模達11,000多萬元,非法獲利近1,900萬元。這種非法代客理財本身是違法行為,參與其中的投資者,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防非啟示:投資過程中,可通過證監會網站、證券業協會網站等查詢機構和從業人員信息,或向當地證監局核實相關機構和人員信息,避免落入非法代客理財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