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國內AI企業還在爭奪應用陣地之時,垂直型金融AI頭部平臺百融云創(百融云-W,06608.HK)已經憑借其成熟的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術取得了商業化成功,并兌現在業績中。
5月25日,百融云創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未經審核營運摘要(以下簡稱“一季報”)。一季報顯示,百融云創Q1總營收為5.6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25%。
從目前已公布的一季報情況來看,百融云的上述業績表現繼續跑贏同行。在當前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的政策背景下,百融云憑借其技術創新優勢,逐漸成為推動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重要力量。
乘數字經濟東風 主營業務協同向上
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和核心引擎,自去年開始成為了絕對的熱詞。先是財政部出臺了《企業數據資源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從會計準則層面上認可了企業把數據作為資產。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數據要素二十條”,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
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作為垂類數據要素型企業代表,百融云創一季度業績上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首先,百融云創第一主業——智能分析與運營業務繼續展現出擴張彈性,該板塊一季度收入達2.81億元,同比增長41%。
據悉,“智能分析與運營”業務板塊是以AI、云計算等核心技術為基礎,協助金融機構構建智能分析體系。該業務先在國有銀行、全國股份銀行傳統零售業務線數字化應用市場打開局面,再向中小銀行展業,于2021年以來完成對銀行大零售體系的全覆蓋,涉及信用卡、小微業務、財富管理等多個領域合作。
同時,百融云創的第二主業在一季度營收實現超預期上漲,一季報顯示,精準營銷當季實現收入1.38億元,同比增長48%。
百融云創的精準營銷業務板塊致力于解決傳統金融機構在營銷渠道單一、精細化發展不足、低效約束等問題。該業務板塊通過創建用戶畫像、與金融機構共同建模、開展定制化策略等方式,幫助金融機構降本增效。
分析指出,百融云創一季報顯示出,公司第一主業迎來新的拐點,第二成長曲線業已確立,公司有望在未來持續跑出成長加速度。
吸納行業紅利 充分兌現持續盈利能力
盡管百融云創依港股信批慣例未公布季度凈利潤,但通過歷史財務指標可以看出,公司已經連續六年兌現持續盈利能力。
根據2022年財報顯示,受益于宏觀經濟形勢好轉,百融云創去年凈利潤翻倍增長,錄得2.94億元,同比增幅108%。此外,2022年,在手握39.7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基礎上,百融云創累計回購股份約1.30億元,凸顯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堅實的現金“安全墊”。
分析認為,百融云創盈利能力得以充分兌現,一方面源于其對行業紅利的充分吸納。券商指出,金融領域一直是IT預算最充分,信息化水平最高的行業之一,其數字化建設的投入規模逐年提升。另一方面,持續盈利能力展現出,百融云創對于垂類AI市場的精準洞察以及對金融機構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與把握。
從客群構成來看,百融云創“先落地、再擴張”的業務模式幫助其構建了廣泛的用戶基礎。截至2022年12月末,百融云創在中國累計為超過7000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蛻舾采w六大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超過1000家區域性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多家持牌金融服務供應商。
憑借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百融云創的核心客戶留存率始終保持高位水平。其中,一季度智能分析與運營板塊的核心客戶數達105家,同比增長12%;核心客戶平均收入206萬元,同比增長23%;核心客戶留存率維持93%的高水平。
堅持AI技術長期主義 持續開拓業務版圖
近幾年,百融云創加速推動集團各部門的“數智化”矩陣,形成覆蓋全公司各業務條線的統一AI平臺,不斷強化其在智能語音機器人、ORCA機器學習平臺、模型管理平臺等領域的創新力度。
其中,百融云創早在2018年開始研發的智能語音機器人(Chatbot)突破性借助Transformer注意力機制擬合人機交互方式,內置有軟交換(Softswitch)、ASR(自動語音識別)、TTS(文字轉語音)、NLP(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能在復雜交互中實現強大的處理和應答能力。
經過持續性的技術突破,百融云創智能語音機器人無論是在音色、情感、語速還是對話層面,均可實現“真人級”互動體驗。其對客戶的語音識別準確率可達到99%以上,在語義理解方面,則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預訓練模型,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實現多輪對話。截至目前,百融云創智能語音機器人每日進行超過億級規模的自動交互,該交互頻次規模領先業內。
像所有科技基因濃厚的公司一樣,百融云創對于技術研發投入極為重視,公司深知唯有不斷探索技術創新才能推動科技進步,進而更好賦能金融行業。據悉,百融云創的研發人員占比約為50%。根據一季報,百融云創累計獲得的國家專利及軟著數量已超過200項,這些專利覆蓋了隱私計算、機器學習、聯邦學習、智能語音等多個前沿領域。
另據2022年財報顯示,百融云創去年研發開支增加至3.7億元,占總營收之比接近20%,較2021年進一步增加47%。
不斷精進的研發實力也投射到了公司的業績之中。財報顯示,百融云創“智能運營”業務線的營業收入在去年實現144%同比增速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繼續放量向上,營收同比大增68%。該業務線基于AI技術底座,幫助金融機構優化業務流程、提升運營效率,滿足金融機構存量運營和新增獲客需求。
結語
隨著大模型應用步入“百花齊放”新時代,百融云創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行業模型和AI垂類應用賽道,以其技術研發優勢和深厚的行業經驗,持續推動金融行業數智化轉型發展。
興業證券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等相關頂層設計促發展導向明晰,預計長期內金融業智能分析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利好類似百融云創般業務合規獨立、份額領先的頭部企業??春媒鹑跀祿嘏渲弥鸩绞袌龌耙幏痘?,公司業務在長期的成長兌現,維持百融云創“增持”評級。